

- 電 話:0431-85531652
- 傳 真:0431-85531653
- 網 址:WWW.www.biypi.cn
- 郵 箱:jljsjl@126.com
-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 街3號晨光花園A座602室

4月18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18年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頒獎暨國際古跡遺址日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建筑大學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宋新潮出席并講話。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李耀申、北京建筑大學副校長張大玉以及相關省市文物部門、獲獎項目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宋新潮在講話中肯定了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評選活動的導向性和示范性,通過評選向全社會和全行業推薦保護理念科學、施工質量精良、工程管理規范的優秀項目,樹立起全行業學習、借鑒的典范。此次活動契合了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遺產事業 繼往開來”的主題,旨在推動遺產保護的代際傳承,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遺產事業當中,實現保護理念、精神、經驗的代際共享。
會上,主辦方為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筑保護修繕工程、山西省平順縣王曲村天臺庵修繕保護工程、吉林偽滿皇宮緝熙樓同德殿保護修繕工程、湖北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理學院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青海塔爾寺古建筑群修繕保護項目等6個獲獎項目單位頒發了獎牌和證書,項目代表介紹了項目成果和經驗,專家進行了現場點評。與會代表圍繞提升文物保護項目研究水平和工程質量,服務社會、服務公眾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在國際古跡遺址日學術研討會上,宋新潮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當前我國文物保護處于關鍵轉型期,并深入分析了發生的主要變化和存在的問題。他強調,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加強研究,要從樹立研究意識,將研究納入文物保護基本制度、納入標準規范建設、納入項目試點、納入人才培養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逐步提升行業整體保護研究水平,做好新時代我國文物保護工作。
來自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的專家與大家分享了故宮養心殿、五臺山佛光寺前期勘察、寧夏長城維修等文物保護研究性項目案例的研究成果,并與聽眾進行了深入交流。(馮朝暉)